2021 长白论坛 | 程颖教授:中国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与探索
编者按
2021年7月16日-18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吉林省抗癌协会、吉林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医学及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吉林省医师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吉林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吉林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吉林省癌症中心联合主办,澳门网络娱乐游戏平台-澳门正规电游戏网址承办的“第十六届CSCO长白肿瘤高峰论坛”在美好的盛夏时光如约而至。本次大会群英汇聚,为各位肿瘤领域同道带来一场学术盛宴。CCMTV临床频道特邀程颖教授为大家先容中国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与探索。
Q1:免疫治疗已经在ES-SCLC 一线治疗中取得生存获益,也推动了免疫治疗在局限期 SCLC 的研究进展。请您谈谈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的进展情况。
程颖教授:同步放化疗作为多数局限期SCLC的标准治疗模式已有30余年没有改变,随着免疫治疗建立了ES-SCLC新的一线治疗标准,改善了ES-SCLC的生存,研究者也把改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的希翼寄于免疫治疗。开始探索免疫治疗在局限期SCLC治疗中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免疫治疗在LS-SCLC中介入的模式包括在诱导放化疗后进行免疫巩固治疗和在同步放化中介入的治疗模式。局限期SCLC放化疗的研究中已经证实同步放疗的疗效优于续贯放化疗,但鉴于同步放化疗血液学毒性和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更高,一部分患者也会采用续贯放化疗。ADRIATIC研究是一项局限期SCLC放化疗后巩固治疗的国际多中心的3期研究,中国也参与这项研究,目前这项研究正在招募入组中。另外罗氏将在中国开展一项2期的局限期SCLC同步或者序贯放化疗中开始进行阿替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的研究,预计这项研究在近期将会启动。在放化疗中免疫治疗就开始介入的研究也有几项已经启动。其中SHR1316在诱导化疗开始介入,2周期后同步胸部放疗,随后SHR1316巩固维持治疗的3期研究在2021年初已经启动。另外,pembro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限期SCLC的国际多中心研究MK 7339-013/KEYLYNK-013研究也已经开启。这些研究将为大家阐释局限期SCLC的免疫治疗如何进行更有效,更安全,这些研究可能成为未来改变局限期SCLC治疗格局的基础。
Q2:SCLC的精准治疗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近年来一些新药的出现,对SCLC的精准治疗具有一定的推动。请您谈谈当前SCLC精准治疗的进展情况。
程颖教授:长期以来SCLC是作为一个整体不加区分的进行治疗,一直以来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缓慢,尤其是复发耐药后的SCLC更是缺少有效的治疗。其实小细胞肺癌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肿瘤,SCLC起源多样,基因组改变复杂,染色体异常,基因拷贝数改变、表观遗传学异常在SCLC非常常见,而且随着耐药的发生,SCLC的异质性更为显著,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针对某一通路或者基因改变的药物难以发挥作用。近年来分子机制的研究也让SCLC分子分型初步显现,研究者归纳了既往在SCLC细胞系、动物模型以及SCLC人肿瘤组织的分子分型的研究,根据SCLC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转录因子的表达差异将小细胞肺癌分为4种亚型,即ASCL1high的SCLC-A亚型,NEUROD1high的SCLC-D亚型,POU2F3high的SCLC-P亚型和YAP1high的SCLC-Y亚型,目前对SCLC各种亚型关键治疗靶点治疗策略的探索正在进行中,研究发现A亚型(Bcl-2高表达)的SCLC对Bcl-2抑制剂更敏感,N亚型(cMYC高表达)的SCLC对Aurora激酶治疗最敏感,P亚型(SLFN11高表达)对PARP抑制剂治疗非常敏感,而对于三种蛋白都不表达的SCLC-I亚型则高表达HLA1和INF-γ应答相关基因,免疫检查点蛋白(PD-L1)以及STING效应因子(CXCL10,CCL5)等,提示SCLC-I亚型是免疫检查点治疗潜在敏感的亚型。这项研究为SCLC分型而治疗提供了继续探索的方向。
Q3:请您谈谈,当前小细胞肺癌治疗存在着怎样的进展及展望。
程颖教授:免疫治疗和多靶点抗血管药物安罗替尼打破SCLC治疗30余年的沉寂,建立ES-SCLC一线治疗和SCLC后线治疗的新标准。免疫治疗也依然是SCLC领域研究的热点。虽然免疫治疗给广泛期SCLC带来的OS获益仅有2个月,在ORR和PFS方面仍然没有突破,可见SCLC的免疫治疗需要进一步提高疗效。探索更加高效的治疗免疫一线治疗策略是目前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SCLC是高度血管化的肿瘤,小分子抗血管药物在SCLC后线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免疫联合抗血管药物在SCLC的1、2期研究中也看到了初步的疗效,目前一项在化疗的基础上免疫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的3期研究正在入组中。最近有研究发现,NK细胞介导的免疫调控在SCLC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TIGIT是另一免疫检查点,TIGIT在CD4+ T细胞,效应CD8+ T细胞和NK细胞中高表达,抑制TIGIT不仅影响T细胞免疫,也恢复NK细胞的功能,和PD-1、PD-L1抑制剂能够发挥协同作用。PD-L1抑制剂联合TIGIT抑制剂和标准化疗一线治疗ES-SCLC的治疗模式也在探索中。最近,个体化疫苗的研究也在SCLC中进行着探索,这让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朝向定制化发展。探索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人群同样是SCLC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研究者将IMPOWER133研究中SCLC分子分型与治疗的数据联合分析发现,虽然A.NP.I四种亚型的SCLC都能从免疫联合化疗的治疗中取得OS的获益,但I亚型获益最显著,而4种亚型接受化疗的OS没有显著差异,提示I亚型是SCLC免疫一线治疗的预测标志物。另外最近研究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活化,伴有抗原提呈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呈现低NE表型,能够预测复发SCLC免疫治疗获益。除了免疫治疗分子分型的出现推动了SCLC分子靶向治疗的进展,目前通过细胞系和既往动物模型的研究已经发现了针对SCLC不同分子亚型潜在的靶向治疗策略。比如BCL-2抑制剂可能对A亚型比较敏感,而N亚型对极光激酶抑制剂比较敏感,P亚型是PARP抑制剂潜在获益的亚型,而低神经内分泌的I亚型Y亚型对免疫治疗更加敏感,这项发现为SCLC后续精准治疗的发展指明的探索的方向。
程颖教授
程颖,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澳门网络娱乐游戏平台-澳门正规电游戏网址党委书记。吉林省癌症中心主任;澳门网络娱乐游戏平台-澳门正规电游戏网址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一体化诊疗中心主任;吉林省肺癌诊疗中心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副理事长;CSCO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CSCO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SCO肿瘤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肺癌培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医师定期考核肿瘤专业编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组成员;吉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华肿瘤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